当职工选手的指尖抚过《长安的荔枝》碎页上“荔枝道”的文字时,金谷溪岸的晚风正掠过岸边的荔枝树梢,与眼前乡村振兴的实景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……
6月24日,在泉州市安溪县金谷镇举办的“乡土情深・乡村振兴”职工主题阅读分享活动上,一场别开生面的“阅读拼图挑战”,让散落的书页与鲜活的荔枝树共同成为丈量古今的标尺,为这场融合书香与乡土的盛会埋下了精妙的注脚。劳模工匠、职工代表与文化领读人齐聚一堂,以阅读为犁,耕梦乡土。
职工参与“阅读拼图挑战”互动环节。黄丹萍 摄
溪岸书香:文化匠心赋能乡村振兴
“一片茶叶如何带活一方经济?”温文溪以四十载制茶生涯给出答案——他带领茶农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品牌理念结合,让安溪铁观音香飘万里。在活动首篇章“溪岸书香·情系故土”中,这位党的二十大代表用“文化赋能”破题,现场展示了非遗制茶工具与创新茶产品,生动诠释了文化传承与产业振兴的共生关系。
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菊花则在台上分享了《中国茶经》。“这本书不仅是茶学百科,更是我们茶乡人传承技艺的‘活字典’。”她分享道,在安溪茶业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中,她常带着学生对照《中国茶经》中的唐代蒸青工艺与现代乌龙茶制作技艺,在古今对照中寻找创新突破口。
泉州市劳动模范陈主义则以“劳模精神”为引领,带领山格淮山专业合作社探索“电商+农户”模式,让传统农产品在“工助振兴”的浪潮中焕发新生机。“阅读让我在泥土里萌发创新灵感。”他分享起《十八洞村的脱贫故事与现代化启示》时谈到,从书中字句间清晰看到了知识向生产力转化的鲜活实践。
阅读拼图:经典与实践的乡土对话
“《乡土中国》里的‘差序格局’,在金谷溪岸的治理中如何体现?”“好好读书会”领读人金城的提问,将费孝通经典著作与乡村现实巧妙联结。在“声临其境·阅见乡村”篇章,领读人结合安溪宗族文化与生态治理案例,解析传统乡土社会结构在乡村振兴中的嬗变。
互动环节“阅读拼图挑战”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。两组职工选手比拼还原《长安的荔枝》小说片段,在“一骑红尘妃子笑”的典故中,感悟古代物流智慧与当代乡村供应链建设的呼应。“原来阅读还能这样玩!”获胜组职工捧着奖品《长安的荔枝》感慨,“书中的理论突然变得鲜活了。”随后的诗歌朗诵《以书为犁,耕梦安溪》则以文学语言,勾勒出职工们以知识开垦乡土的图景。
共绘新篇:一线心声凝聚振兴力量
“在这里,看到了艺术与乡村的深度融合,也更加坚定了乡村服务的教育初心”“见证了安溪乡村振兴从‘蓝图’走向‘实景’的鲜活实践”“看到村民从‘被动治疗’变为‘主动关注健康’”……在“悦读溪岸·共绘新篇”篇章,陈银柳、黄双福、余建泉三位一线职工代表用一分钟讲述驻村工作者、新农人、乡村医生眼中的安溪变迁。
“乡土情深・乡村振兴”职工主题阅读分享活动。黄丹萍 摄
活动现场,主承办方领导为温文溪、李菊花、陈主义等颁发“泉工悦读领读人”证书,通过榜样力量带动更多职工参与阅读。当《安溪真美》的合唱声响起,歌词“茶香漫山岗,汗水浇希望”成为这场活动的最佳注脚——阅读不止于书页,更要化作脚下的泥土与手中的工具,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生长出累累硕果。
从车间班组的书香弥漫到田间地头的阅读接力,从合作社里的阅读分享到艺术公园的文化浸润,泉州市总工会搭建的“泉工悦读”平台,正让书香成为乡村振兴的“精神基肥”。当阅读与劳动相遇,当文化与产业融合,安溪的乡村振兴之路正越走越宽,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画卷,正在职工们的手中徐徐展开。(黄丹萍 许志馨)
富利证券-加杠杆软件-配资查询网站-股票办理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